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但他究意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 据现在见到的资料,最初谈到棋子对局的是唐朝牛僧孺撰写的《玄怪录》。书中提到唐代宗宝 应元年(公元762年), 汝南人岑顺居吕氏山中,夜梦对局,各有“将马车卒”。这时,行棋 着法,棋子列布,已具有现代象棋的雏型。 北宋大理学家程颢写过一首《象戏》。诗曰:“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 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 项亦闲争。”这首诗中的“大都博弈”,说明当时下棋的人已经很普遍了。 南宋后期,诗人刘克庄(公元1187-1269年) 有一首五言长诗《象弈》。诗中有“小艺无 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连营秉中权,四壁 设坚械。三十二子者,一一具变态。”这说明南宋后期的中国象棋和现代象棋已完全相同了。 明朝出版的《事文类聚》中还记载了南宋末期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盘遗局“玉层金鼎 图”,观图可知着法细腻,行子有序。此后,明清两代即见到象棋谱多种。《适情雅趣》是 1570年出版的。著名古谱《橘中秘》成书于1632年,由明崇祯年间朱晋桢辑。《梅花谱》由清 康熙年间王再越著(1662-1722)。此后还有《竹香斋》、《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等 书出版。从中可以看出历代棋艺发展情形之一斑。
象棋史话(一)
牧野流星 200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