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号:732 新闻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新闻录入:东萍公司 更新时间:2010-01-11 |
“九城置业杯”2009年中国象棋年终总决赛已于昨日收官。赛场搬进体育馆、棋迷买票观赛、象棋宝贝助阵、晋级选手短信竞猜,细节之处甚至落到了棋手身着的唐装,赛前赛后的抱拳鞠躬,本届比赛噱头颇多。形式越做越花哨,各方欲推动象棋市场化,但看起来仍像是镜中花。 赔了老本赚点吆喝 主办方九城置业销售经理朱春华前日透露:本届年终赛共出套票1500余张,其中开幕式当日来了1300多人,平日比赛的观众人数在五六百人左右。年终赛采用的是套票形式,分为180元与80元两种,即便所有门票都按180元计算,总票房也不过27万元左右。 大赛的另一收益是短信竞猜活动,竞猜活动的基础奖金为100万元,加上所有短信收入形成奖池。奖池总额的15%将作为慈善基金捐献,剩下的资金则作为奖金奖励给竞猜获胜的棋迷。显然,这其中毫无盈利空间。 可堪对比的是,本届大赛的冠军奖金即高达50万元。参与竞猜的幸运观众将有望获得价值10万元的汽车。据主办方称,赛事总投入也将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虽然这一数字中带有不少水分,但毫无疑问,市场收益对于年终赛而言只是象征性的“蜻蜓点水”,比赛尚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 不过圈内棋手已经感受到了“吆喝”后的“暖意”。由于年终赛在报纸、电视与网络等媒体上做了大量广告与宣传,原先默默无闻的棋手有了些许明星感觉。上海棋手孙勇征前几天就在小区便利店购物时被人认出,“你是不是下象棋的?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你。”陌生街坊的好奇让他颇不习惯,“这在以往很难想象。” 无法造血模式难继 高额奖金、广告宣传,年终赛的市场化更多体现在投入而非产出上。这让比赛蒙上后继乏力的阴影。 “这个比赛投入很大,不那么容易效仿的。”中国象棋协会主席刘思明坦言,年终赛的模式很难复制。为此,在昨日赛事间歇,他特地和赛事投资方、九城置业董事长李文壅讨论如何改进办赛模式。投入巨大,明年能撑得住吗?能否改进办赛模式,实现“以棋养棋”?这是刘思明最关注的两个问题。 在刘思明看来,本次年终赛的最大收获在于“密切了与象棋爱好者的沟通,加强了互动”。在此基础上,下一步争取不仅依靠个人投资者投入,而且要依靠社会上通行的竞猜形式吸纳办赛资金,创新办赛模式,“就像买彩票一样。大家买多少,奖池也就奖多少。” 此外,他还建议将竞猜形式从手机短信发展到网络媒体,扩大棋迷的参与面,“只有棋迷与比赛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比赛才会有自己的造血功能,才能延续下去。” 胡荣华对于本届大赛的评价是:“方向基本正确,细节需要逐步完善。”对于上座率,“胡司令”认为是一个不错的开头,“象棋比赛来几百名铁杆棋迷真的不容易,天这么冷,上次下雪还有四五百人。”在他看来,象棋比赛要增强观赏性是大势所趋。而推广定型则需要时间,“任何改革措施都有认识程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致,甚至利益不一样,要百分之百统一很难。” 尽管圈内对形式尚有争议,“但有一点是绝对有共识,那就是:‘九城置业杯’的奖金最高。即使在其他地方有反对的,冲着奖金也来了。”老棋王最后说。 本报记者赵博 |
下一条:象甲赞助商受邀观战总决赛 称有市场支撑才能长久上一条:中国象棋路在哪里?许银川:中考高考有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