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总在不知不觉之中流逝,对于象棋,犹存一份感慨与留恋……
久违了,象棋…… 在没有象棋的日子里,彷徨不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喜欢象棋?”我只是对其笑笑,这问题,似乎难以回答。
何以解忧?唯有象棋。
8岁开始接触到象棋,当时只知道车可以横冲直撞,马走日,相走田。还深深的记得,第一次与人对弈,四个回合就败下阵来——重炮杀,说来好笑。但确实当时我爱上了她,爱上这令我魂千梦绕的象棋。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日渐成熟的我已不再拥有那份对象棋胜负得失的执着,我一直深信,象棋是一门艺术,而非仅仅是一个娱乐项目,曾在观一位网友对局时她对我说:“对艺术的追求往往与胜负相违背。”深觉此语道出了中国象棋的现状。象棋连走出国门这一步都没有迈出去,何谈向世界推广象棋,何谈申请加入奥运会比赛项目?记得有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很多年前做过承诺(当时是胡司令十连冠的时代):在有胡荣华参加的大赛中,若有非华人取得冠军,他将附加提供奖金10万美金。可现在……都过去了多少年,象棋,仍然无法走出华人圈。
没有企业支持,没有更好的改革,没有更大的宣传,没有……相比围棋,象棋的地域性太强,棋子为汉字就可以说明问题。我曾设想过,如果象棋能够推出新品种——棋子一半为汉字,一半为英文;或者一半为汉字,一半为图形(平面或立体均可),那也不失为一种进步与突破。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书,画,在当代依旧各领风骚……而棋,却一直处于探索与前进之中(棋,确切的解释应为围棋,因为围棋较象棋出现得早)……既然称为艺术,那么,就应该有其艺术性与欣赏性,方可称艺术。似乎,这点已被大多数棋人忽略,他们追求的是胜利,追求的是战场上的奔波。到头来,象棋,只能处于一种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品。
象棋,缺少的到底是什么?
深思,深思象棋的发展道路,太重要,太艰巨,而又太漫长……
象棋,不仅仅是竞技项目,所谓“弈”,弈理,弈史,弈文也。研究象棋,不应只研究其取胜之道,其过程才是象棋魅力之所在。多少年来,棋人们为着大师,特大路而“赴汤蹈火”,殊不知,却失去了很多,在一盘对局中,也许你可以选择简化局面,稳健确保和棋,亦可选择弃子抢攻,放手一搏。而我,更欣赏后者,往往,对艺术的追求不应是把胜负得失看得太重,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识”。弈史,这一领域,太少人去涉及与研究,为什么不开拓这一领域的新气象呢?
每一盘精彩对局都充满着哲理与弈道,或曲径通幽,或石破天开,或扑朔迷离……懂得把握棋局之中的奥妙,方为弈中豪杰!
幽幽弈海,诗歌文赋,为象棋这门艺术、这门科学献上了文学色彩……
中国象棋之所以未受到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我曾设想了一个——棋星帅哥美女太少(几乎为零),在一次无意间将一本2003年第1期《象棋研究》放于桌上,友见了拿起来看,只听得一句“这么难看也做封面”,虽然随口,但我相信,持此观点者在青少年中甚多!(封面人物分别为于幼华和郭莉萍)。在当今社会,青年一代追求的是活力与生机,娱乐与体育如此受到欢迎与青睐,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大牌明星帅哥与美女者为绝大多数!象棋在这方面,唉……当今社会娱乐种类的多元化也冲击了象棋的地位……
但愿网络象棋在蓬勃兴起的今天能够肩负起向世界推广此中华国粹的重任!
我也深信,十年后的今天,象棋,将会焕发出她应有的光彩!默默祝福她吧!
经济是基础;
政策是保证;
改革是出路;
宣传是手段;
推广是目的!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象棋,任重而道远……
[ 作者:弈海沉舟 | 更新时间:2004-12-20 | 浏览次数:25534次 ]
杂志首发文章版权归 弈海沉舟 和 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共同拥有
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文章出处为 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或 http://www.dpxq.com 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