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 第九期
-=> 本期文章
弈天封神榜之王者归来
沁园春 自嘲 情伤的“兵卒” 弈天风云会 弈外闲谈 象棋诗词 观小海抢花灯小记 中炮急进中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22-28 全国区县级象棋赛最新对局评析 在大师家做客 象棋的悲哀 麻将的喧嚣 煮酒话联众,中象论群雄 闲聊象棋 江城子——初登华山 我的学棋之路(十一.江湖险恶) 本期制作人员 棋之趣 华山绝顶勇破飞刀 日后(日帅)-胜-海啸(月将) 任云排局专栏 弃子争先天地宽 车马双相例胜车双士 车炮妙用之攻击角车(二) 手舞足蹈图形局 人生如棋 当街三局 风中独舞 万马奔腾踏天罡 好男何惧宰牛刀 江苏徐超 红先胜 湖南范思远 棋里棋外黎德志 颦儿(6段)-负-晋都棋牌周(日帅) 棋子 象棋史话 谜语 棋幻 笑话 -=> 快速链接
|
【茶馆夜话】棋幻 ◇文『佚名』
棋幻 [ 作者:佚名 | 更新时间:2005-07-09 | 浏览次数:27023次 ]
莫愁湖边有一副棋联:
世事如棋,一局争来千秋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中国人的高超和智慧在于,他们任何一项艺术活动中都容入了自己的哲学。琴棋书画,哪一
样不体现国人的哲学。乐为心声,棋如其人,心正则书正,画者,心画也。
棋,奇也!奇妙,奇特,奇巧,更可以说是奇迹。拿中国象棋来说:既有规矩,又变化多
端;既要有胆识,又要长于计算;既要高瞻远瞩,又要心细如发。如此,才能成为一位出色的棋
手。
棋,从战争中脱胎而来,带有杀伐的气息。围棋中就有“高祖解岁阳”和“高祖困岁阳”的
棋势。《围棋赋》中有这样的描述:略观围棋,法于用兵,三尺之局,为战斗场,陈聚士卒,两
敌相当。
象棋中就更明显了,车马相士将炮兵,哪一个不是从战场上移用过来的。棋场如战场,棋法
自然就如兵法了。棋法中的兵家思维方式如:弯掌南指,情实而射,扬尘掩迹,虽动详悉。这种
思维方式基本上同于《孙子兵法》中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近而
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与大将领几乎没有不会下棋的,也相当的吻合。上至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到周恩
来,陈毅,都是围棋或象棋高手。这种巧合的原因在于:棋法与兵法源于一家。
以棋愈兵,自古以来,已为常事。宋人王禹秤在诗中写到:
中侍宣来示近臣
天机秘密通鬼神
乃知棋法同兵法
既戒贪心又嫌怯
比起兵家的气息,儒道的气息似乎更浓厚一些。班固的《弈旨》中说:上有天地之象,次有
帝王之术,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排在第一的不是兵家,而是天地之象的儒道。此时的
棋不仅是兵家的表现,更多表现为风雅的象征,是陶冶浩然正气,培养宽广胸怀的一种途径了,
有“入神造极之灵,经武纬问之德”的格物致知的本领了。
超越兵法而追求棋理,我认为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傅玄说:人之涉世,譬如弈棋,苟不尽
道,谁无死地。棋与人生联系起来了。当然,棋道,棋境,棋理所探询的决不止于人生。古今,
天地,生死,时势。天地之理,人生之趣,哪一个没有包含在其中。
棋如其人,比起棋艺来说,棋品人品似乎更为重要。俗话就有:“落子无悔大丈夫,观棋不
语真君子”的说法。弈棋,能陶冶性情,历练品德,这对好于修身养性的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一
种绝好的娱乐艺术活动。
一般的棋手喜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再高级点的喜欢以柔克刚,以
弱胜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更高级的喜欢锋芒内敛,中和儒雅,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而真
正的高手,则已超越了输赢的境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韵味,一种精神。就因为他们不去刻意追
求输赢,才产生了一种真名士自风流的儒雅。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
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视野开阔,心胸宽广,能谦则谦,该让就让,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这种博大的心胸和精神
就是我泛舟棋海的一点感想。
[ 作者:佚名 | 更新时间:2005-07-09 | 浏览次数:27023次 ] 杂志首发文章版权归 佚名 和 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共同拥有 |
-=> 杂志镜像:镜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