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 第10期
-=> 本期文章
目前为止最多变着的一个盘面
棋解人生 象棋·围棋·人生 笑话 下棋歌 中炮急进中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29-35 戒棋十年记 2005年全国少年象棋赛最新战局评析 单车例和马双象定式 谜语 当街三局(下) 威海市“定远舰”杯比赛见闻 象棋史话 风中独舞(二) 母亲·象棋·电脑 街头象棋 2005年一级棋士赛刘宗泽先负王晟强 象棋奇兵荣获2005棋软大赛冠军 本期制作人员 空头的迷惑 华山五绝榜 流派进化论 拯救反宫马 棋迷戏点象棋谱 DhtmlXQ动态棋盘简介 华山刺天锷未残 人王踏雪终不还 任云排局专栏 车炮妙用之攻击角车(三) 数字10、字母C 字形排局 刀已入鞘余四海 象棋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2005年东莞公开赛黎德志先胜蔡佑广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 弈天黑客行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 快速链接
|
【茶馆夜话】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文『邸永君』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 作者:邸永君 | 更新时间:2005-09-09 | 浏览次数:27410次 ] 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围棋和象棋,以棋盘和棋子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缩 影。其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由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 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在其中也。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既无品 衔大小,又无具体分工,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 地盘,就必须至少拥有两个独立的“眼”。“眼”者,空目也,意即活动空间,且对方不得侵 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这体现着古人线性思维轨迹: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地盘,用 当今流行用语言之,就是根据地;要想保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有所 依托,这个依托就是城池(眼)。单个棋子作用有限,容易被吃,成片棋子随“人”多势众,但 若无眼,也绝难存活;个体棋子形单影只,不足挂齿,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 体力量大于个体,个体联合起来就产生力量;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其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 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带有浓厚的军事民主制的痕迹。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帅)、士(仕)、象(相)、马、车、炮、兵(卒)等七 种。功能各异,贵贱不一。其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即使全军覆没亦不为 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其余各子也因功能不同而地位不一, 价值大有区别。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 猛;士、象则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由此衍生出诸子地位悬殊,不 可等同。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其行动迟缓,步履维艰,且不能越孤城 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甚至被杀光吃尽,亦在所不惜。其余各子也等级森严,贵贱分 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被抽将则无奈,丢车保帅是也);只要不是为最高领袖,决不 可失。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远胜于炮;最为悲惨者就是 兵卒,数量众多,因而价值微卑,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 因而前景暗淡,结局悲惨。即使躲过因保其它棋子而被牺牲(如“丢卒保车”等)的厄运,拱到 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 典型象征和缩影。在这个等级森严,竞争残酷的游戏中,每个棋子的命运因人为规定的功能和作 用不一而命运各异。车是何等风光,横扫千军,如入无人之境;若被对方干掉,则不啻割肉抽 筋,疼痛至极,为保其性命,则不惜以牺牲其它多个棋子为代价。马、炮也算是不枉活一世,拼 杀苦战,效力沙场,丢掉也令人叹息扼腕。最悲惨者乃兵卒之辈,冲锋在前,挨炮打,遭马踏, 往往中途夭折,甚至未曾起步,便呜呼哀哉;即使福星高照,幸运万分,自强不息,拱到最后, 却变成废子一般,蟹行蠕动于底线,着实可悲可怜。这是下层人民和兵士在传统社会里处境的真 实写照,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贱视苍生的生动体现。对比之下,国际象棋中虽然也有兵卒若干, 但本领较之中国象棋中的同类为大,且一旦冲到底线,则摇身变“后”,法力无边,给予下层人 士以安慰和希望。 就发明时间而言,围棋必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 虽不可信,但其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 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和人类早期军事民族制的具体体现。且棋子被杀后还可 再度上阵,象征兵力因得到补充而生生不息;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 保护最高统治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以及棋子被杀后则销声匿迹,不可复生,皆是秦代 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就弈者而论,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其不必为保全先以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 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而象棋弈者则着实可悲,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 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之安危。将一人之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 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当时社会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就游戏法则言之,二者多相反之处。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 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则往往拥挤不堪,一片狼籍,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 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撕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视野空 空;最后甚至仅剩光杆司令,困守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象棋布阵直观固定,局面一目了然,故而就初学者而言,较为浅显易懂,弈之者众,普及性 强。其中虽不乏高手,而臭棋篓子也济济多人;而围棋则难以揣度,深奥莫测,表面平静似水, 突然骤起杀机。且往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招棋错,全盘皆输。故而多由智商较高者弈 之,此辈往往为此耗尽心力,神志紧张。所以属于阳春白雪,普及性差。 总而言之,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 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至少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过并且至今仍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 的理念;而象棋除了前面说过的特点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面,这就是它表现出先人为保江山社 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 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而围棋和象棋就是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 体系的活的化石和小小缩影,我们应为拥有这两大棋类而深感自豪。 [ 作者:邸永君 | 更新时间:2005-09-09 | 浏览次数:27410次 ] 杂志首发文章版权归 邸永君 和 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共同拥有 |
-=> 杂志镜像:镜像一 |